看黄片免费进入入口,精品久久免费,丁香五月六月婷婷,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观看,一级片网址在线看,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全國碳市場運行分析與建議(下篇)

2023-3-28 14:04 來源: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 |作者: 衷楠

國際主要碳市場特征對比


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污染物的減排促進,包括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在1997年制定的《京都議定書》中,首次將市場機制作為推進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重要手段,并設計了三種溫室氣體減排的靈活合作機制:國際排放貿易機制(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聯(lián)合履約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和清潔發(fā)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這些機制允許國家間對減排量進行交易,是碳排放權交易的最初體現(xiàn)。

其后,歐盟、北美部分區(qū)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陸續(xù)建立了各自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據(jù)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ICAP)2022年更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目前全球共有國際、國家、省州以及城市級別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體系34個,地理位置涵蓋歐洲和中亞、北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以及亞太地區(qū),覆蓋了全球17%的溫室氣體排放(ICAP,2022)。

我國的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正式啟動,相關政策框架仍處于發(fā)展完善階段。下表為我國與國際主要碳市場的對比。

表 國際主要碳市場基本特征
*注:自愿關聯(lián)實體(Voluntarily Associated Entities)是指以下經批準的個人或實體:購買、持有、出售或停用履約工具,但不在履約實體范圍內;運營在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注冊的排放核減項目;或作為有資質的實體提供結算服務及衍生工具結算服務。
來源:ICAP,202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