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有望重啟
“碳
市場釋放
ccer需求,此前全國CCER備案
減排量總計約5000多萬噸,歷時4年預計基本履約,相關審批
政策有望重啟?!睎|吳證券環(huán)保行業(yè)首席分析師袁理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7年,相關部門決定暫緩CCER項目備案申請的審批以對交易辦法進行修訂,期間公示過2856個審定項目,1047個備案項目,獲得減排量備案項目有287個。此后的四年半時間里,CCER市場處于停滯狀態(tài)。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對CCER重啟預期表示肯定的并非只有袁理。
北京某私募基金創(chuàng)始合伙人康子冉告訴記者,“此前相關部門曾發(fā)布公告暫停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申請的受理,并著手修訂《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主要因為《暫行辦法》施行中存在CCER交易量小、項目不夠規(guī)范等
問題。當前全國
碳配額交易市場開市,CCER項目備案有望重啟,但預計未來政策與先前或存在一定差異。”
市場對CCER交易市場的期待值變高,與中央、部委和多地動態(tài)密切相關。今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fā)布《關于深化生態(tài)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多地最新舉措也加速了市場對于CCER重啟落地的預期。以北京為例,8月初,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公開對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tǒng)進行招標。
此外,央行
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也有望加快,將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等領域。10月15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第三季度金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央行正抓緊推進碳減排工具的設立工作。碳減排工具將支持清潔能源、
節(jié)能環(huán)保、碳減排技術三個重點領域。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的企業(yè)發(fā)放貸款,之后可向央行申請?zhí)紲p排的資金支持,并公開披露碳減排相關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jīng)濟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占明告訴記者,《關于深化生態(tài)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中關于健全碳排放抵消機制的要求對全國碳權交易市場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
陳占明表示,“碳
排放權抵消機制是一個很好的連通不同
碳市場的機制。碳排放抵消機制最早來源于《京都議定書》中的一種靈活履約機制,應用在全國碳市場中,可以讓企業(yè)發(fā)現(xiàn)比碳市場成本更低的碳排放配額進行交易。當前這一機制應用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制約是自愿減排項目的審定工作已經(jīng)長期停滯,這使得很多的自愿減排額度沒有辦法真正進入市場進行交易。而這次的文件提出將更多的自愿減排項目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有望促進自愿減排項目的審定重新開放?!?/div>
有接近部委的人士對記者分析,雖然無法確定具體的時間,但CCER市場重啟應該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澳壳?,我國的
碳交易市場只包含了
電力這一個行業(yè),如果電價保持不動,碳交易效果整體上難以向上下游傳遞。隨著條件矩陣的逐步搭建,作碳交易市場現(xiàn)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會把多行業(yè)納入進去,CCER最終也會納入。”